• 樓市繼續從緊信號 四部委之后上海跟進表態
  • 資訊類型:樓市要聞  /  發布時間:2012-06-25  /  瀏覽:1042 次  /  

    從近期市場形勢看,此輪炒作的惡劣后果已經顯現,謠諑之音讓市場重陷迷亂和混沌,也讓決策者如芒刺在背。節前,多部委辟謠和上海對外地人購房關閉大門,這非常“四加一”的組合,說明更嚴厲的調控有可能隨時跟進,而這都是這個行業過度膨脹、不懂自律的結果。

    中國房地產市場,一個復雜而痛苦的時代已經來臨。
 
    端午小長假前,一條上海樓市限購政策繼續收緊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上海市房管局相關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上海各區縣交易中心已停止外地戶籍補繳社保辦理房產過戶,非上海戶籍購房者,無論社保還是納稅未滿一年都無法購房,補繳也不行。
 
    這是繼四部委就媒體“誤讀”樓市政策而陸續辟謠后,房地產調控最敏感的龍頭城市跟進表態。節前,非常“四加一”的組合表明,中央對于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基調依然堅定。在復雜環境下,如何在穩增長的同時,繼續鞏固房地產調控成果,堅持房地產調控的正確方向不動搖,防止新的泡沫泛濫,這對各方都是新考驗。決策層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靠吹大資產泡沫、靠貨幣放水來實現的增長,決不是“穩增長”,而是搖搖晃晃的增長。如果房地產政策反復,市場反彈,中國經濟震蕩難免。
 
    回首即將過去的6月份,“地產江湖”飛短流長、謠言紛起。月初,先是有媒體借發改委人士之口說“地產松綁或是救市第二張牌”,稱受外部經濟影響,再加上房地產調控引發的經濟真空,給經濟回落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政府有意通過集中放項目和給房地產松綁來提振經濟。與之呼應,“銀監會給予二套房同樣風險權重”的報道很快出籠。而更荒誕的是,很快又有所謂“央行特急文件要求首套房貸利率最低七折”之說。
 
    面對以訛傳訛的信息,有人“根據歷史經驗”聲稱,這是“貨幣政策真正放松和市場轉折的開始”。于是,積蓄的剛需和投機性需求噴涌而出,市場重新沸騰。連珠炮式的謠言,也激發一些地方政府以更大膽的手法救市,他們從放氣球式的觀望、試探到大張旗鼓、無所顧忌地對限購政策進行“再調整”和“再平衡”,開發商、學者、媒體也輪番上陣齊喊“市場轉向了”。一輪以謠言為引信的炒作再度引爆。一些樓盤價格坐地飛漲、逆勢拉升,“夜光盤”、“日光盤”重現,本已沉寂的土地市場又刮起搶地風,地王重現江湖。
 
    本輪房地產調控以來,沒完沒了的干擾、噪音、反調控的舉措伴隨著調控的全過程,“做夢都希望政策松動”的房地產勢力,從未停止過對市場的干擾。如今,他們甚至成為“造夢師”,成為虛擬政策的制訂者和發布者,以一連串謠言突襲僵持狀態的房地產市場,其簡單的手法是搞定媒體,短時間內以謠言進行病毒式傳播,希望通過“誤讀”來催生某種既成事實,倒逼決策層拾級而下。但一位決策層的高官曾經警告說,“不要與政策博弈,如果這個行業普遍沒有自律意識,只會倒逼更嚴厲的政策出臺”,現在看來,是一語成讖。
 
    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裹挾、脅迫已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所有利益鏈條上的參與者都是受益者,只要音樂不停,你盡可以繼續跳舞,而樂聲何時停止,誰也說不清。所以媒體熱衷于口水仗和在各種悖論中左右搖擺,頻頻誤讀和炒作。這讓人想起英國《金融時報》總編輯萊昂內爾·巴貝爾的一段話。金融危機爆發后,他詰問媒體“為什么過于喜歡為正面消息造勢,感興趣的只是傳播房地產價格上漲的‘好消息’?”他毫不留情地說:“我們是不是被大公司嚇倒了,唬住了,失去了獨立批判和分析的能力?我們是不是為流言、謊言和投機行為提供了平臺?我們這么做到底是加劇了危機的蔓延還是增強了民眾的信心?”他的話道出了媒體在復雜形勢和利益關系中,如何堅持操守、良知和專業水準的重要命題,這個問題已經到了必須正視的時候。
www.gmkt0755.cn     來源于(新華日報)
幫助說明?。?a href="/help/help1.html">法律聲明?。?a href="/help/help2.html">關于我們?。?a href="/help/help3.html">收費標準?。?a href="/help/help9.html">聯系我們?。?a href="/help/help20.html">留言咨詢
辦公地址:連云港市海州區科技創業城2號樓1810室 投稿:285591243@qq.com
網站客服QQ:28559124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8-88658868)
蘇ICP備17073412號
回頂部
调教 亚洲专区 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