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南京現今正推進建設的四大片區保障房共有8.28萬套,按照南京保障房分類,其中,公租房1.1萬套,廉租房5396套,經濟適用房4.6萬套,產權調換房2萬套左右。
在4.6萬套經濟適用房中,還專門安排了7000套供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從今年初開始,住建委已經拿出了2000套經濟適用房專門供應城市低收入家庭,截止到今天,第一批已經選了793套,從6月份將開始啟動第二批選房工作
拆遷安置房占南京保障房比例達75%
據了解,即將交付的邁皋橋創業園05號地所建的經濟適用房,入住者將主要是下關地區的拆遷戶,據統計,截止到今天,已有1000多套搖號分配到戶。
南京市住建委房改與住房保障處處長向媒體表示,在保障房分配方面,南京市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中南京市建設的各類保障房當中,為城市和農村集體土地拆遷所供應的房源,比例已達75%。
記者了解到,南京經濟適用房的供應人群包括國有土地拆遷居民和集體土地拆遷農民,而對這兩類人群,經濟適用房基本是敞開供應。有業內人士認為,經濟適用房在一定程度上也變成了拆遷安置房,同時,將拆遷安置房納入住房保障房體系,也為人所詬病。
蔡熹蔚處長向媒體解釋,國家審計署對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專項審計也指出了上述問題,他指出,在被拆遷的人群中,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不屬于保障對象,拿保障性住房作為拆遷安置房,在拆遷安置房的準入上走保障性住房審查程序,一定程度上確實與建設保障性住房的精神相悖,但審計署披露南京在保障房準入條件上存在的這些問題只是南京的一個特殊情況。與南京在保障房分配中的定位有關。
“由于被拆遷了,你必須要給他補償安置。”蔡處長說,住建委接下來會對拆遷安置方面做一些政策調整,與住房保障審查程序分割開。
公租房遇冷
與其他保障房類別相比,公租房的覆蓋范圍更廣,在去年《南京市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出臺之前,對其的關注度就已很高。
但與北京、上海及武漢類似,南京市的公租房申請情況也十分冷清,根據住建委統計,現今只有300多戶申請,而根據調查,江南八區符合申請條件的接近2萬多戶。
蔡熹蔚處長認為主要是以下幾種原因導致公租房遇冷:一是公租房是新的住房保障產品,要給被保障對象接受,需要一個過程;二是公租房還正處于建設當中,最快的也要到年底才能竣工,因此也沒有啟動大規模的宣傳攻勢;三是盡管政策上講 公租房是按照不低于市場租金的70%來供應,但市場租金的70%是多少,被保障對象并不清楚,所以有有疑慮和擔憂。
據了解,公租房的申請對象主要有三類人群: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人群、新就業人群及外來務工人員。對公租房的分配,在南京十五規劃中,對城市中底等收入家庭住房問題要做到應保盡保,在此基礎上,住建委才會逐步解決新就業和外來務工人員住房問題。
住建委稱“四道審查”確保保障房分配公平
蔡熹蔚處長介紹,南京保障房分配采用“四審兩公示”的形式確保保障房分配公開、公平及公正。首先,申請者要先得向戶籍所在地的街道提出申請,全市各街道辦事處共設有84個窗口,專門負責接待群眾的申請和初步審查。街道申請后的20個工作日需完成審核,并在申請人所在地社區公示5天,申報區房改辦后,轉給民政部門進行收入的鑒定,由二審到三審,民政部門將把審查結果篩選結果,反饋給區房改辦;再報到市房改辦,通過四級審查。在市房改辦審查期間,將通過網站和媒體向公眾公示。
www.gmkt0755.cn 來源于(人民網江蘇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