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在江寧上坊的一處保障房工地內的一棟樓前看到,為數不多的工人正在像搭積木般地“拼裝”房屋。中建二局南京萬暉保障房項目公司項目經理陳新奎介紹說,這些房屋的構建都是在工廠生產好后運到工地上拼裝成樓房。據悉,這種拼裝蓋房的方式還是第一次在南京保障房中嘗試。
“拼裝”房子節能又環保
走進上坊保障房現場,一處名為“PC構件展示區”的區域,引起了揚子晚報記者的注意,這里的現場搭建著兩層的建筑,而建筑都是用鉚釘連接而成的,旁邊的樓梯也是一塊整體地躺在邊上。中建二局上坊保障房項目經理陳新奎告訴記者,這里所要展示的是一種新型的建筑方法,包括墻壁、屋梁、樓梯、柱子等在內的房屋結構的“必需品”,再也不需要在工地現場生產,而是統統交給專業的生產廠家,生產好后再運到工地內,由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拼裝。
“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建房子呢?”陳新奎表示,這種新型的建筑方式在日本新加坡等地已十分普及,其最大的好處就是節能環保。成批化的構建生產可以降低成本同時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工,還可以有效避免揚塵,降低噪音。他告訴記者,用這種方法,5天左右就能“拼”好900平方米的一層樓。
新式方法蓋樓可減七成人工
由于目前這種拼裝蓋房的方式在國內尚未推廣,因此目前在上坊保障房片區只有一棟樓是據此方法建造的。陳新奎帶著記者來到了片區5號樓前,這棟目前大約4層樓高度的樓棟工地,工人確實很少,十幾個工人正在埋頭處理堆在一邊的構建成品。陳新奎介紹說,根據他們的實踐,運用這種方法建造的房子,人工數至少減去七成。
“拼接”而成的房屋安全性能如何呢?對于記者的問題,陳新奎明確表示,這種建造方式已在其它國家驗證過了,所有成品構建都是工業標準化生產的,密封性絕對沒有問題。而且在日本,運用此種方式建造的房屋已超過了30層,而且足以抗8級大地震。
揚子晚報記者在現場還了解到,這棟房子的衛生間也是整體安裝拼接而成的,現場的一位工人介紹說,五六平米的衛生間如果按照2個工人拼裝的話,4個小時安裝即可,而在以前按照泥瓦匠的做法沒有兩天完成不了。
上坊2萬套保障房8月底交付“
根據計劃在8月底將會有2萬套保障房會交付。”陳新奎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江寧上坊保障房項目是南京市在建的四大保障房片區面積最大的一個,共6個住宅地塊74棟住宅,目前已有31棟實行封頂,在8月交付的主要是經適房和產權置換房兩種性質的房源,同步交付的還有配套的部分地下車庫和沿線商鋪。
同時,片區內所配建的1400套公租房將在明年年底交付,屆時業主可以拎包入住。另外該片區還有一處中學、小學和幼兒園,根據前期規劃,將會引來江寧當地優質的教育資源,如果一切順利,最遲明年就可以對外招生。
www.gmkt0755.cn 來源于(揚子晚報)